![產(chǎn)品分類](image/index_770.jpg) |
|
![思明特空氣增壓泵](image/cp_49.jpg) |
增壓泵 |
|
|
|
|
|
|
|
![產(chǎn)品展示](image/5_38.jpg) |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技術(shù)資料>鐵路客車空氣制動裝置電空分配閥試驗方法
主閥試驗
開夾緊開關(guān) K1, 將主閥卡緊在主閥安裝座上。 開夾緊開關(guān) K2、 K3、 K4,將電空緊急閥座盲板、 電空 RS 閥座盲板、 輔助閥座盲板分別卡緊在相應(yīng)閥座上。
試驗準備
(1) 總風源壓力大于 650kPa。 開手動塞門 S1, 將試驗臺風源壓力調(diào)整為600kPa(定壓)。 將主閥上的轉(zhuǎn)換蓋板置于一次緩解位(箭頭向上)。 開手動塞門S2 及風門 1、 2、 3、 4、 13, 關(guān)其它各風門。 置一位。
(2) 檢查閥體各結(jié)合部均無漏泄。
(3) 將操縱閥手柄在一位至七位間往復(fù)移動三次后置一位, 待制動管容積風缸、 工作風缸、 副風缸壓力達到壓力穩(wěn)定后(工作風缸至定壓, 副風缸壓力不小于 560kPa, 下同) 置七位。 將限壓閥壓力按運用要求調(diào)至(480±10) kPa(或420±10 kPa) (此時開風門 5, 調(diào)整完畢后即關(guān)風門 5) 后置三位。
緩解位漏泄試驗
置一位, 待制動管容積風缸、 工作風缸、 副風缸壓力充至壓力穩(wěn)定后關(guān)風門3。
(1) 流量計檢查緩解排風口、 充氣閥尾部及側(cè)面小孔, 各孔漏泄量均不大于 160mL/min。
(2) 檢查各堵、 各閥蓋與閥體結(jié)合部及閥體表面均不得漏泄。
(3) 試完后開風門 3。
制動保壓位漏泄試驗
置六位(制動管減壓 150kPa 時置三位, 停留 5~8s 后置四位), 待制動管減壓 170kPa 后置三位。
(1) 用流量計檢查緩解排風口、 充氣閥尾部及側(cè)面小孔, 漏泄量均不大于160mL/min。
(2) 檢查充氣閥上部螺帽小孔、 限壓閥上蓋小孔、 各堵、 各閥蓋與閥體結(jié)合部及閥體表面均不得漏泄。
緊急制動位漏泄試驗
置七位, 待制動管壓縮空氣排盡后關(guān)風門 1, 開風門 12。
(1) 用流量計檢查 12 號風門排風口, 漏泄量不大于 160mL/min。
(2) 用流量計檢查緩解排風口, 漏泄量不大于 160mL/min。
(3) 試完后關(guān)風門 12, 開風門 1。
初充風試驗
開風門 9、 10、 11, 排凈副風缸、 制動缸、 工作風缸的壓縮空氣后關(guān)風門 9、10、 11。 置一位。
(1) 工作風缸壓力由零上升至 500kPa 的時間為 45~60s, 且須繼續(xù)上升至600kPa。
(2) 副風缸壓力由零上升至 500kPa 的時間為 65~95s, 且須繼續(xù)上升至560kPa 以上。
制動和緩解靈敏度試驗
置一位, 待制動管容積風缸、 工作風缸、 副風缸壓力充至壓力穩(wěn)定后, 置四位, 減壓 40kPa 后置三位。 保壓 1min 后置二位。
(1) 制動管減壓 20kPa 前須發(fā)生局減作用, 減壓 40kPa 前須發(fā)生制動作用,且制動缸壓力穩(wěn)定后不大于 140kPa。
(2) 局減風缸壓力由零升至最高壓力的時間為 1~2s。
(3) 制動后保壓 1min 不得自然緩解。
(4) 置二位后, 15s 內(nèi)開始緩解。
(5)制動缸壓力降至 30kPa 后局減風缸開始排風, 且 15s 內(nèi)降至小于 40kPa。
常用制動試驗
置一位, 將制動管容積風缸、 工作風缸、 副風缸壓力充至壓力穩(wěn)定后置三位。
(1) 制動缸自動補風試驗
置六位, 制動缸壓力升至 200kPa 時置三位, 制動缸壓力穩(wěn)定后開風門 10,待制動缸減壓 30kPa 時關(guān)風門 10。 制動缸須能自動補風。
(2) 局減止回閥漏泄試驗
置六位, 制動管繼續(xù)減壓 200kPa 時置三位。 局減風缸壓力穩(wěn)定后不得下降。
![鐵路客車空氣制動裝置電空分配閥試驗方法](chanpintu/dkfnpffff.jpg)
|
|
|
|
|